怀柔生活论坛|北京怀柔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1|回复: 2

【怀柔村史】- 岐庄村

[复制链接]

17

主题

34

帖子

2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0
发表于 2020-3-1 1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成怀柔在线生活网会员,有您我们更努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岐庄村--怀柔城西10公里处,有一个风景秀丽、四面环山的村庄——岐庄。

站在高高的西山顶上,低头观看岐庄周围的环境,就像一个大的水盆,岐庄就在盆底,四周环山,要不是现在有了公路,走出村子都是很难的。
1.jpg


历史悠久
村名由来
岐庄在宋朝建村,历史悠久。至于为什么叫岐庄?有三种说法。一说村庄四周有四台、四岭,即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东岭、西岭(红土岭)、石岭(现叫石岭南)、北岭(现叫分岭)。
1.jpg


因山路崎岖,行走艰难,远望无路,故得此名。第二种说法,村北边有大凤山(现称大母山)、小凤山(小母山),取“凤落岐山”之意,故名岐庄。三说,原建村时首户姓齐,故名齐庄,“齐”后来演化为“岐”。以上三说,似难以定论。


汉白玉石碑
清朝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江西督察院官员郭世龙死后葬在岐庄村南,立碑刻字,文字为满汉两种,龟背上立汉白玉石碑。

1.jpg

解放前郭世龙墓被盗,文化大革命期间石碑被砸成块石,砌了水井,至今块石的文字清晰可见。郭世龙安葬后,雇刘姓一家在此看坟种地,现在刘姓后代尚有人在。


两庙 古树
岐庄村西原有两座庙,一座叫真武庙,一座叫二郎庙。二郎庙前有一棵松树,高耸入云,气势雄伟,有风时松枝摆动,鸣声刺耳。


无风天大树招风奏声,几百米外能听到大树鸣奏出的松声,静心细听,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可谓千古奇树。此松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日本侵华时古树被伐,庙被烧毁。

毁民壕
1941年9月,日本侵略者为割断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强迫老百姓挖“治安沟”(百姓称为“毁民壕”)。

岐庄村所挖的毁民壕,从村东的东岭(地名)到村南的董家沟(地名),长达3公里(现在毁民壕的旧址尚在),在村南石梁子坡顶建炮楼一座。村里的青壮年还被日伪军抓到昌平地区和口头村挖毁民壕。


岐庄货站

1947年7月,解放区政府在三渡河、平义分、岐庄、马家坟开办山货站,以山区的山货与国民党统治区商贩交换工业品等物资。

其实岐庄市场,早在清朝末年就出现了,当时叫“市台”。


清光绪年间,岐庄的市台由13个村的村民集资,在岐庄村开办的,专供这13个村的百姓卖山货果品。当年市场有一块匾,上有“岐庄市场”4个大字,下边有13个村的名字和开办的年月日。


当年,有人曾这样标榜自己能做生意:“怀柔我赶过集,岐庄我卖过梨”。可见岐庄市台在当时也是小有名气的。



“市台”的由来
岐庄的市场为什么叫“市台”呢?当时岐庄村中心的干河道是上下各村的唯一通道。市场建在村东路北的一块台地上,故得名“市台”。马路南边也是一个土台子,做买卖人多的时候两边台子上全站满了人。

从清朝光绪年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4年,由13个村联合组建的岐庄市场,发展壮大到几十个村庄来市台做果品生意,前后经历了70来年的风风雨雨。

解放后,农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农民个人没有买卖果品的了,市台冷冷清清,1954年正式撤销。

齐心协力 建设家园
1954年初级合作化

1956年西坟、东坟、岐庄为三村联社,当时称三岐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 合作社划入八一人民公社

上世纪50、60年代,在上级的指导下,开始绿化山场
县林业局领导亲自来村指导,顶风冒雨种植了松树,总面积三百余亩。

如今松树早已成材,冬夏常青,郁郁丛丛。每逢上山采蘑菇时,呼吸着那里的空气,心情特别舒畅。

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队间伐数万棵直径10公分以上的材树,为集体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现如今已定为区级林业保护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此处因离村较远,交通不便,不然绝对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1965年,国家开始修建通往九渡河的公路
从此上下村的人们才告别冬天踏冰、夏天趟河、泥泞四溅的时代。

1965年,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
岐庄、西坟两个村联合在一渡河村南修建扬水站一处,引水浇灌两个村的土地。水泵扬程50米高,在半山腰开凿水渠,水渠全长5公里,穿越四五座小山。经过县水利局、茶坞公社水利员测量后进行施工,要求在一年半内完成。结果两个村的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水渠开挖工程,1965年初使用引水渠浇灌小麦,当年粮食获得丰收。北京市委组织拍摄以一渡河、得田沟等村为典型的《北京农业大跃进》记录片时,就有岐庄村引水灌溉的镜头。此后,岐庄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越发高涨。

1972年在村西头修建小型水库(塘坝)
拦截各山沟的雨水,坝高7.5米,长71米,底宽4米,上宽1米,库容达8万立方米,可供200亩农田使用。

1974年在村岭南沟修建小型水库一座(塘坝)
库水可供30亩农田使用。

1977年建一个扬水站
1980年投资打了两眼岩石深井
在一渡河扬水站水位下降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我村投资打了两眼岩石深井,专供村西土地灌溉。

1984年6月2日 自然灾害侵袭
1984年6月2日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狂风暴雨夹杂着鸡蛋大的冰雹席卷而来,仅20多分钟,地面上聚集了10公分厚的冰雹。小麦颗粒无收,果树叶子,果实全部砸光,树干遍体鳞伤。党和政府为我村无偿拨发了大米、白面,发动群众搞生产自救。,桥梓乡政府从东茶坞调来人力、物力帮助岐庄村播种玉米,土地种植面积达到100%,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一失降低到最小。7月份,全村的果树从作业组全部承包到每一个家庭,走上了家庭承包责任制道路。

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队解体
解体后,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百业兴隆,粮食增产,果林增收。

2000年 奔小康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89元,是“文革”结束的1976年的40倍,岐庄百姓正从温饱走向小康!
我是怀柔在线生活网会员,还没有设置签名噢!

22

主题

37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发表于 2020-3-1 12:00:17 信息来源于怀柔在线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岐庄村距怀柔城区西部10公里,四面被高山和丘陵叠起拥抱,是怀柔区通往九渡河镇、四海等村庄必经之路要道。

岐庄村现有总户数172户,人口数438人,党员数47人,村民代表31人。现有耕地471.4亩,果树面积2507.6亩,山场面积6092亩。该村是凤山百果园区的重要节点,于2008年新建果品交易市场,成为大枣、梨、杏、核桃、栗子等干鲜果品的销售基地。
1.jpg
我是怀柔在线生活网会员,还没有设置签名噢!

65

主题

70

帖子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3
发表于 2020-3-1 12:02:10 信息来源于怀柔在线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桥梓镇岐庄村农家菜
农家菜,是农村人家以传统方法养殖的禽蓄、种植的蔬菜以及当地自然生长的特产为原材料烹制的佳肴菜式。按照传统习惯,家养禽畜一般只喂稻谷、杂粮、菜叶等,生长较慢,成熟期长,故禽畜的肉质结实,氨基酸含量高。



农家菜讲的是“笨”和“野”,也就是人们所说得“绿色”。“笨猪”、“笨鸡”等肉类产品作为炖菜得主料,

在养殖过程中完全是自然喂养,不使用任何催长剂,口味醇香独特,营养丰富。酸菜和粉条等制品都是选用上等的新鲜蔬菜和马铃薯制成,蘑菇则是大森林中采摘的野生山蘑,这些制品现已成为市场上紧俏的送礼佳品。农家菜在制作中要求总文火慢慢地炖,这样汤得味道才会更浓,肉的味道才会更香,吃到口中的感觉是又软又烂,回味绵长。:kaixin:
我是怀柔在线生活网会员,还没有设置签名噢!
返回顶部找客服手机访问

网站客服|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怀柔在线 QQ

Copyright © 2008-2024 怀柔在线(https://www.hrzol.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449号-7
怀柔论坛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 巨优网络网站建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