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00万中国人过早死亡”是怎么算出来的世卫这份最新报告的名称是《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所谓非传染性疾病,指的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非传染的慢性疾病。在世卫的分类中,死亡原因被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传染病、妊娠和分娩疾患以及营养不良所导致的死亡,这类死亡对于当事人来说较难避免;一类是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受伤引发的死亡,这对于当事人来说有很多偶发因素;另一类就是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一般自然死亡都属于这种,但何时得病、程度如何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目前,非传染性疾病引发的死亡已经占据了人类死亡原因的绝大部分。在中国,由于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基本得到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引发的死亡已经在死亡总数中占近9成——世卫给出的数据是,2012年中国约有858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而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当年全国死亡总人数为966万。这858万人,按世卫的标准又分为两类:70岁以上的,被认为是正常死亡,可以理解为“寿终正寝”;70岁以下的,就被认为是“过早死亡”,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是不注重健康造成的,本来可以避免。其中,男性被认为是“过早死亡”的,占男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总数的39.7%,女性的这一比例为31.9%。被认为是“过早死亡”的总人数,约有309万人。这就是“每年300万中国人过早死亡”说法的由来。“过早死亡”的中国人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比高收入国家偏大那么,这个“每年300万人过早死亡”,在国际上大概是什么水平呢?按世卫报告,全球每年“过早死亡”的人数为1600万人。309万人在1600万人中占的比例,与2012年底中国总人口13.5亿在世界70亿人口中占的比例几乎完全一样。而如果只看“过早死亡”在非传染性疾病中引发死亡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42%,中国的比例则约为36%,情况要稍微好一些。但比起高收入国家28%的平均水平来说,中 ...
阅\读:1083 | 评论:3网友评论∶

-
放肆 发表于 2015-1-23 09:44:50

-
新欢 发表于 2015-1-23 09:43:24 必须要改,也支持周边的人都改!
控制“过早死亡”不是没有办法,就看能不能执行各种非传染性疾病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抽烟、酗酒和肥胖对健康的致命威胁,也已经有无数科学家和医生指了出来。世卫之所以把这些不同的疾病归纳起来,是希望用一个整体的框架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可取的思路,因为很多问题都是不健康生活习惯共同造成的。世卫组织希望,争取到2025年将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人数减少25%。为此世卫组织还列了9项自愿性全球目标给各国参考,诸如“让15岁以上人群目前烟草使用流行率相对减少30%”、“有害使用酒精现象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