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餐高级技师刘正顺应邀登上亚洲食学论坛中国数字化烹调操作技术成果水平居世界前列 2014年以“丝绸之路饮食文明”为主题的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年会于11月7日在西安开幕,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以及美国、法国、瑞士、荷兰等国的一百二十多位知名学者。亚洲食学论坛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饮食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为世界各国食学研究者提供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进饮食文化与食学的国际交流,积极服务时代饮食。我市中餐高级技师刘正顺应邀参加这次年会。他是唯一一位研究数字化烹调技术的专家,在会上作了《传承中华饮食文化,让烹调技术回归科学》专题发言,详细介绍中国烹调数字化文化操作技术,受到与会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并极力倡导推广使用这项技术。刘正顺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烹调以营养素为核心,以其在烹调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为理论基础,以定性、定量、标准化和实录法为手段,对传统的烹调技艺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国数字化烹调操作技术体系,为实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提出的“我国居民吃什么?吃多少?”和数字化家庭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手段,它的一切技术信息以数据传递,使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便于普及和推广,将引发21世纪中国餐饮业的一场革命,使中国烹调操作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达到“肯德基”“麦当劳”的技术水平。刘正顺1965年在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中毕业后,下放到国营新洋农场食堂当炊事员。1982年回城,仍从事烹调技术工作。工作中,他虚心向老一辈厨师学习烹调技术,认真阅读烹调书刊,为他后来对数字化烹调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践中,发现书刊上讲的与实际对不上号,如:以“成”计温,有的同“一成”温度竟相差几十摄氏度;调料“少许”是多少?投放时机更难掌握 ...

阅\读:1600 | 评论:0我来说两句∶

欢迎您,请 [登录][注册] 发言!
喜欢就关注我哦!